党的作风,关乎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,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,为辽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、明确了工作着力点。
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是我省实现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的迫切要求。当前,补齐“四个短板”、推进“六项重点工作”,实现辽宁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,尤其需要一支信念过硬、政治过硬、责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去担当领衔、主动作为。
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保证。干部作风决定事业成败,有了好的作风,干部才能把心思集中在“想干事”上、把本领体现在“能干事”上、把目标锁定在“干成事”上。对于辽宁来说,推进干部作风转变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归根结底要落在推动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上。“逆水行舟用力撑,一篙松劲退千寻”。在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时刻,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、任务更艰巨、挑战更严峻。作为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、管理者和服务者,只有各级干部的政治觉悟更高、执政本领更强,才能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;只有各级干部的精神状态更好、工作作风更实,才能引领激发人民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,形成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,形成推动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的强大合力。
以弘扬“干”字精神为支点,努力展现干部作风新气象。近年来,我省干部队伍中涌现出毛丰美、董福财等一批埋头苦干、真抓实干的优秀代表,他们留下的踏实肯干精神,是辽宁大地上一笔宝贵精神财富。我们应下大力气弘扬“干”字精神、营造“干”的氛围、落实“干”的行动,努力干出辽宁振兴新局面、辽宁干部新形象。
牢记使命、埋头苦干有方向。党员干部只有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东北振兴指明的道路方向,认真履职尽责,埋头苦干攻坚,发扬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,“头顶烈日干、披星戴月干、鸡叫亮天干”,才能用“辛苦指数”换取辽宁高质量的“发展指数”和人民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脚踏实地、真抓实干有韧劲。问题的产生是长期交织积累的结果,其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党员干部应立足当前、放眼长远,以坐不住、等不起、慢不得的紧迫感,以勤于奋斗、勇于担当、敢于负责的使命感,咬定目标不放松,拿出愚公移山的韧劲,一招一招发力,一题一题破解,持之以恒,久久为功。
开拓创新、科学巧干有招法。辽宁受计划经济影响深,历史包袱重,体制积弊多。如果思想不解放,就很难看清问题所在,很难拿出创新性的改革举措,很难找到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的突破口。因此,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需当好“领头雁”,发扬逢山开路、遇河架桥的精神,以更开放的胸襟、更开阔的视野、更有效的举措干事创业,带头冲破羁绊、打破条条框框,带头革故鼎新、敢啃硬骨头,在挑战中找到新机遇、在攻坚中拓展新空间、在深化改革中创造新成果。
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,为干部作风转变提供坚强保障。对干部的严管与厚爱、激励与约束,是一枚硬币的两面,缺一不可、相辅相成。干部作风的转变,需要从制度层面把二者统筹起来、协同发力,以严格举措正风肃纪立规矩,以制度关怀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。
坚持正确导向,树立选人用人“风向标”。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,始终做到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,做到公道对待干部、公平评价干部、公正使用干部。突出实干导向,大胆提拔重用那些敢于动真碰硬、触及矛盾、迎难而上、主动作为的干部,让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、有舞台。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,以选人用人上的风清气正涵养良好政治生态。
坚持严字当头,用从严管理体系管出好作风。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,逐步建立管思想、管工作、管作风、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,加大日常教育和警示教育力度。探索完善监督管理方式,把8小时以内管理和8小时以外管理结合起来。坚持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坚持关心关怀,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。建立正向激励机制,完善容错纠错机制,健全关心关爱机制,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荣誉感、归属感、获得感,使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,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更有激情、更有本领、更有干劲,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汇聚磅礴力量。
(张明 作者单位:中共辽宁省委党校(辽宁行政学院、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))